- 马忠善
<正> 什么叫马克思主义呢?《辞海》下的定义是:“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国家教委政教司编的大学教材《马克思主义原理》,从几个不同角度下定义:“从它的创始者、继承人的认识成果讲,可以定义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
1991年03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阳述周
<正> 我们常说写短篇小说,要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要描写出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可是,要想使短篇小说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依靠什么来完成呢?这就是本文所要阐述的语言与环境问题。 语言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斗争的工具,当然,语言也是我们用以从事文学创作的主要工具。高尔基说:语言和事实、生活现象构成文学的材料。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但是语言本身是无感情色彩的,也是无阶级性的,它的交际功能只有在特定的使用语言的典型环境中才能实
1991年03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文洁
<正> 在《狂人日记》的研究中,对作品主人公狂人的形象,长期以来认为狂人并没有真正的发狂,而是一个英勇的反封建战士,“狂人”的称号不过是封建统治阶级对他的诬蔑。 我认为,人物性格的塑造,是构成小说作品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比较确切地了解狂人
1991年03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玉明
<正> 外国短篇小说的翻译是胡适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却鲜为人们注意,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粗浅探究。 胡适的外国短篇小说翻译可以一九一九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早期即一九一九年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短篇小说第一集》,晚期即一九三三年由亚东图书馆出版的的《短篇小说第二集》。两个时期的翻译,虽然晚期比早期“谨严”①,但不管是就对新文学发展的作用及意义,还是就在民众中的传播和影响来说,都
1991年03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兴龙
<正> 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同是中国和俄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第一人称”是两位作家在其小说中采用的主要叙述方式。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一件小事》、《伤逝》、《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白夜》、《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罪与罚》、《卡拉玛卓夫兄弟》等都属于“第一人称”小说。
1991年03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2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亚明
<正> 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以他的生花妙笔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仅有流传千古的宝玉、黛玉、宝钗、凤姐、探春等贵族公子、小姐的形象,同时,作者也塑造了众多的丫环形象。这些天真烂漫的少女,在性格上各不相同,犹如百花园中各色各样的奇花异草,点缀在《红楼梦》之中,使整部《红楼梦》呈现出一片色彩缤纷、百花争艳的场面。
1991年03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38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汪日新
<正> 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政治改革家、外交家,尽管他振兴楚国的愿望落空了,但他的爱国精神,他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他刚直不阿的品格,以及他坚持正义、疾恶如仇的节操,一直鼓舞着人们。而他的诗篇,开创了一代诗风,在文学史上闪烁着不灭的光辉。 屈原,名平,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楚王同宗。他的生卒年月已不能确定。郭沫若先生认为他
1991年03期 35-3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福生
<正> 杜甫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贬官,出任华州司功参军。是年冬,赴洛阳。乾元二年春,诗人从洛阳返华州,与卫八处士邂逅,即兴挥
1991年03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49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克贤
<正>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历史散文《战国策·齐策》中的名篇。它是一篇“委折而入情,微婉而善讽”、“文其言而达旨”①的曲范议论文。它不仅辞采绚丽,生动传神,而且幽默善讽,妙趣横生,文学性很高。下面就其艺术特色,谈谈自己的看法。 《邹忌讽齐王纳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用设喻说理的写法,逻辑性强,说服力强。请看下文:
1991年03期 43-4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59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学良
<正> 海宁王静安先生《人间词话》一书,把西方的哲学和美学与中国传统的文论相结合,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艺术论,首倡境界之说,又主自然,并以此来作为评论艺术的基本标准,进而提出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诗人之境”与“常人之境”、“隔”与“不隔”、“理想”与“写实”、“写境”与“造境”、“阅世”与
1991年03期 45-4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国玉
<正>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高校采用什么方法教学,决不是“雕虫小技”。我们应该把教学方法的改革作为全面开展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开展高校体制、内容改革的同时,也应该认真抓一下教学方法的改革。
1991年03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成文
<正> “教学做合一”,是构成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三条原理之一。三条基本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指的是教育的内容(课程设置);社会即学校,指的是教育的时空范围;教学做合一,指的是教育的方法、理论,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体。 目前,正当各级各类学校都在不断努力探
1991年03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闻玉
<正> 前不久,应邀参加湖南师范学院主办的《周易》研究学术讨论会,少长咸集,就宋祚胤教授《周易新论》一书若干新的观点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畅所欲言,获益匪浅。几天的切磋琢磨,深感《周易》的研究自春秋以来,千百家言,见仁见智,至于近代仍无定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达,有的问题反愈近玄虚。究其实,研究方法之种种流弊,实有深刻检讨之必要。今择其要者列之,一见研究方法之重要。
1991年03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绍元
<正> 考试,是各级各类学校用来衡量学生水平反馈教学情况和检测、评价教学质量最常用的方法。同时,考试对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思想作风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潜移默化作用。尤其作为师范院校,受教育和培养的对象,都是未来的人民教师,是教育人的人,他们今天以良好的风气对待考试,明天就会以良好的风气教育学生。由此,考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991年03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本华
<正> 心理失衡是正常心理失调而引起的心理紊乱状态,是心理不健康的预兆。但它不属于心理变态的范畴,只是心理由正常向变态过渡的中间环节(或前奏)。 心理失去平衡后;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调节控制,就会使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注意、情绪、意志、性格等心理受到不同程度
1991年03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喻成美
<正> 英语及物动词后必须接宾语,才能表示一个完全的意思。这是众所周知的。一般都能这样用;但有时候,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发生偏差,把动词的及物和不及物用法混为一谈了。本文就偏差来自何处以及克服之方法,谈一谈个人的一点意见。 根据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般情况是:学生对那些从汉语意义看来是及物的,而英语用
1991年03期 6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谭逢江
<正> 一八四○年,资本主义列强的炮舰轰开了中国长期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封建社会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列强的步步侵逼下,为应付时局,腐朽的清王朝在内政外交方面作了一系列变革,企图巩固和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其中,一八六一年,清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处理对外事务的机构。在此以前,中国历代王朝还
1991年03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28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闻凯
<正> 今年下半年出版的《吴秋林文化文艺论文集》(以下简称《论文集》)是吴秋林自编的论文集。他将他十年来发表在报刊上的论文比较集中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也可以说是他十年来研究成果的一次展览。 十年来,吴秋林同志出版了《寓言辞典》、《寓言文学概论》、《金盘子和红苹果》、《紫芦
1991年03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兴祥
<正> 秋林同志先后送过我三本书,两本创作,一本理论专著,尤其是后一本书的问世,充分展示了他在寓言文学研究领域的较深造诣。作为一名读者,我常常为之勤奋耕耘所收获而欣喜,为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有如此搏击的同志而以为自慰。之余呢?我不由闪跳出一个“邪念”,最好的报偿不仅仅是将所赠的书珍存,还须不能马虎地拜读;读罢掩卷呢?又是一个奇怪而荒谬的动因,何
1991年03期 74-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守亚
<正> 六盘水是一片充满着希望和热情的土地。过去这里是古夜郎的属地,夜郎的文化深深地浸染着西部高原的这一隅,以致每一座山都显得格外粗犷、神秘和沉着。然而古夜郎的风雨和厚重的阳光过份苦涩,竟使六盘水在历史中出现一片文化的荒原,于是在兰闪闪的天宇下,荒原沉寂成灰白的岩石和野草,文学的种子只能星星点点地生长,在荒原中探出苍白的身子,象野荞花般地闪耀。在如烟如雾的喟叹和呼唤
1991年03期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会昌
<正> 读罢吴秋林同志新近由辽宁儿童出版社面世的《寓言文学概论》,眼前蓦地浮现这个题目:开垦二荒获硕果。思忖之。确实是,这是接受屏幕之于接受对象的必然呈现。 正如秋林在《引言》所坦露论述这部专著的心迹那样:“我不想吹嘘我的《寓言文学概论》开垦的是世界文艺学中的一块处女地,但做一些别人没做或不想做的事情的苦心,
1991年03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本刊讯 近两年来,我校已有近半数学生自愿组织起来,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基本知识。本学期起有10个班级的学习已形成制度化,占全校班级数的60%。 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东欧的剧变、苏联的演变,促使我校学生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思考。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他们在谈论社会主义的前途,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思
1991年03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