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区域发展研究

  • 基于CNKI数据的山地健康旅游相关研究进展与启示

    李燚;明庆忠;史鹏飞;刘安乐;邹建琴;

    以CNKI数据库与山地健康旅游相关的160篇文献为样本,在剖析山地健康旅游内涵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山地健康旅游研究主要包含资源与产品开发、开发路径与模式、具体案例地规范性对策研究等方面;实证研究区域集中于中国西南地区,尤以贵州省居多;研究方法以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为主。基于以上发现,提出从古今文化视角探索山地健康功能、强化旅游者研究视角、深入探究主客关系、重视山地健康旅游效率测度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建议。

    2022年01期 v.34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35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数字经济背景下会议目的地竞争力评价——以中国西南4城市为例

    闻郴;马晓夕;黄梦蝶;谢洪忠;

    数字经济浪潮下,各行各业均正经历数字化转型,但有关会议目的地竞争力评估的研究中鲜有考虑城市数字化发展的影响。从会议设施、配套设施、相关设施、营商环境、气候环境、旅游休闲娱乐资源6个维度建立会议目的地竞争力评估模型,采取序关系分析与熵值法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成都、重庆、昆明、贵阳4个西南代表性城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成都在四个样本城市中竞争力排名第一,城市的配套设施、会议设施、相关设施为会议目的地竞争力排名前三的影响因素。提升会议目的地竞争力的路径有三:一是完善城市如人力资源等会议配套设施;二是会议基础场馆建设必不可少;三是在有会议基础和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加强城市间合作、加快城市数字化建设。

    2022年01期 v.34 1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30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地域文化研究

  • 《阳光穿透风的背影》与地域文化——吴学良散文片论

    吕学琴;吴丹;许寻;

    吴学良的散文创作大多立足于贵州西部高原风光、历史风物、乡土风情等,善于从文化的角度去找寻本土地域文化的标识。以散文集《阳光穿透风的背影》的城市地理文化、地理景观文化和乡土地理文化视角为切入点,力图挖掘从“地理空间”向“文化空间”延伸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内涵。

    2022年01期 v.34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语言·文学研究

  • 高明《琵琶记》的“动人”内涵及其价值

    何悦玲;

    “动人”是高明《琵琶记》自觉追求的戏曲创作与审美观念。作品对其内涵展布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庸中之奇”叙述中自然而然感发接受者向“善”伦理意志;二是“布帛菽粟”题材与笔墨中传达丰富深刻内涵;三是“因文生事”中体现杰出“文才”。三方面内涵展布,体现出对戏曲文体传“奇”本质尊重、对“文”抒情特征与表现才能开发、对经史传统征实尚用重教“不务胜人而务感人”观念继承、对读者与观众审美情趣自觉迎合。这三方面展布,使《琵琶记》形成非同凡响格调,促成它“经典”地位确立。以《琵琶记》“动人”内涵展布成功为借镜,可为当今文学创作提供有益价值资源。

    2022年01期 v.34 2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27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二〇回本《红楼梦》中有关袭人结局之疑论

    郭帅;

    根据《红楼梦》前八十回作者曹雪芹所留伏笔及与袭人相关的一系列意象、袭人名字由来及袭人“花解语”别称的典故,可以推知一二〇回本《红楼梦》中有关袭人再嫁蒋玉菡的结局是正确的但是不完整的;再根据袭人形象及成长经历可以推测袭人别嫁蒋玉菡不会是喜剧式的结束,而是另一段悲剧的开始;袭人应遭遇与蒋玉菡或生离或死别后才能为其一生画上不完美但完整的句号,同时这也是作者“伏线千里”的题中之意。尤其袭人无法脱离她的那个时代而独存,故袭人的悲剧结局因带有时代烙印而更具代表性意义。

    2022年01期 v.34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3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幽暗与光明——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人物形象的具象化

    徐翔;

    小说的人物是小说核心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小说中,除了人物的心境与行为等能塑造人物形象外,环境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有正反馈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环境可以使人物形象具象化。在《春风沉醉的晚上》这篇小说中,郁达夫以幽暗与光明这两种光影元素为媒介,通过真实、细腻环境描写来具象化“我”与陈二妹的人物形象,凸显出“我”之幽暗形象和陈二妹之光明形象。

    2022年01期 v.34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20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历史研究

  • 明代藩王谥号的特点

    王浩淼;徐梓又;

    明宗室谥号是礼仪制度的具体表现之一,与同时期其他被尊崇者相同的是,该群体有专门的谥字,同样也具有悼念死者、总结行迹和凸显国家意识的特点。不同的谥字在不同级别的藩王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思想,甚至因为宗支的特殊发展而偏离了预定谥解,逐渐成为尊崇习惯。从整个谥号制度发展来看,成祖以前取谥较为公正,但多有政治偏见,嘉靖以前美谥开始激增,随着嘉靖时礼制的破坏与重组,谥号最终呈现泛滥化、美谥化和趋同化,更加凸显了名实不符的特点,是明末礼制败坏的其中一个具体表现。

    2022年01期 v.34 5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36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妇女扫盲运动

    何晴;

    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妇女的革命热情高涨。为了加强领导和教育,改变妇女不识字的现状,苏维埃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教育方针,通过宣传鼓动和引导教育的多样方式,使中央苏区的妇女冲破封建残余思想的锁链,接受新思想的熏陶与洗礼,实现了对妇女的扫盲教育。从而提高了妇女在中央苏区的政治地位,推动大批先进妇女走向干部岗位和奔赴前线,为苏维埃政府的革命事业贡献了伟大的妇女力量。

    2022年01期 v.34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73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教育·教学研究

  • “双向五环”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及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实证探究

    田利红;樊国相;

    在高校“课堂革命”背景下,秘书学专业课程教学亟待改革。以秘书实务课程为例,可构建基于应用型秘书人才培养目标的“双向五环”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该模式的具体实施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潜变量三维度对学生学习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效应大小依次为师生互动>知识构建>服务支持;其中三个观测变量——教学策略、主动学习及师生互动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由此可从教师角色定位、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获得启示。

    2022年01期 v.34 7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33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脉络与趋势探析——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丁克;叶忠康;刘平清;

    文献检索CNKI数据库中关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1 146篇主题文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脉络和趋势教学量化分析和可视化呈现。通过图谱共现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发文期刊和关键词发现:(1)研究起始时间为2015年,研究起步较晚,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发文数量激增,发展迅速;(2)发文作者和发文机构分布特点一致,发文作者和机构目前以高职院校为主,研究数量占绝对优势的作者和机构屈指可数,且研究合作度不高;(3)发文期刊中核心期刊占比低,发文质量有待提升;(4)研究趋势由开始的线上线下模式逐步发展到平台创新和模式创新,并提出课程思政等新主题;(5)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混合教学实施与应用、混合教学线上平台开发、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等5个重点主题。在未来关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将考虑把web of science和ebsco等外文数据库纳入样本选择数据库,扩大研究范围,并对国内国外混合教学模式研究趋势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混合教学方法,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

    2022年01期 v.34 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下载次数:57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外语专业教学融入社科知识调查研究

    吴秋颖;张廷群;

    外语专业教学融入社科知识的实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以某高校外语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社科知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存在融入方式的认可度低且方式单一,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育人效果一般等问题。在影响因素中,态度、方式与功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建议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依托主题实践活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提升践行力度及育人效果。

    2022年01期 v.34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科学·技术研究

  • 三种植物的醇提取物对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变种的抑制效果

    李欣燃;朱淼;杨友联;廖雯;张晓勇;李树江;翁贵英;王绪英;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分别用蒸馏水、20%、40%、60%、80%乙醇溶液和无水乙醇溶液对核桃青皮、蕺菜、狭萼鬼吹箫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恒温蒸干获得浸膏后计算各溶剂提取物的得率。利用平板打孔法,分别考察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对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变种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三种植物的不同浓度提取物对该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效果依次为:核桃青皮提取物>狭萼鬼吹箫提取物>蕺菜提取物;当用60%乙醇提取核桃青皮、80%乙醇提取蕺菜、40%或60%乙醇提取狭萼鬼吹箫时,分别达到各自的最佳抑菌效果;本试验首次发现狭萼鬼吹箫具有抑菌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核桃青皮可作为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变种潜在的植源抗菌剂候选材料之一。

    2022年01期 v.34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39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体育科学学者合作的社会网络关系及演进特征

    江超;王鹏;吴友良;周海魁;文才新;汪宜香;

    基于我国体育科学框架,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学者科研合作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演化特征问题,并对演化原因深入探讨,以期推动体育科学领域的合作研究。基于体育类CSSCI来源期刊历年(1978—2019)的发行论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与文献计量分析,分别从1978—1987年、1988—1997年、1998—2007年及2008—2019年四个阶段分析学者合作网络的整体网络、中心性、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洞的演化特征及演化原因。结果表明:体育科学学者论文合著率呈上升趋势;学者合作规模逐步增长、合作关系愈发紧密;点度中心性证实合作范围越来越广,中间中心性说明了学者控制信息资源人数逐渐增多且分布逐步均衡,接近中心性表明信息资源、权力、声望及影响方面较强的学者相对在逐渐减少;第三阶段合作团体数量最多且复杂程度高;核心成员学者合作紧密程度好于边缘成员学者,核心学者并未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受到限制较小具有运用结构洞能力的人数逐渐增多。研究认为:科学政策的引导、科学范式的转变、齐普夫定律、马太效应原理、术业有专攻是学者科研合作网络演化产生的重要原因。研究建议,政府应加大政策与基金的支持力度;学者要加强学科交叉科研合作;发挥网络中核心节点的桥梁作用;边缘学者要提升科研合作积极性。

    2022年01期 v.34 10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下载次数:28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QUIC传输的超大型数据中心网络性能研究

    刘景林;

    目前的数据中心网络应用中,大部分的数据传输都是基于TCP协议,但由于TCP协议公平性原则,不同优先级服务的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鉴于TCP协议在数据中心网络应用中的局限性,设计了基于QUIC-UDP数据传输实现超大型数据中心网络,研究该网络(包含移动环境)在不同带宽、时延和丢包率下的性能。实践证明,相对于TCP的数据中心网络,QUIC在高丢包率网络中的传输性能有着明显的优势,其吞吐量更大,传输也更为稳定。

    2022年01期 v.34 11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